香港中國客運碼頭→香港-氹仔(搭乘金光飛航/終於順利前往澳門)→澳門氹仔客運碼頭→龍環葡韻住宅式博物館→官也街→興記咖啡室→晃記餅家→沛記咖啡室→檀香山咖啡新勝街分店→大三巴牌坊→手信街→邊度有書/邊度有音樂→盧家大屋→聖母玫瑰堂→民政總署→鄭家大屋→媽閣廟→澳門外港碼頭
大三巴牌坊
想去澳門,已經「想」了七年,只是七年中總有各種阻礙令我無法前往。第一次是2005年過年,和澳門學妹Jelly約好待在香港的時候撥一天去澳門找她,但人還沒到香港,就得知Jelly必須回鄉下照顧生病的外婆,因為當時年紀小,自己一個人去不成澳門(嫲嫲擔心我遇到壞人),只得將事前訂好的船票拿去退,損失HK$242(約NT$1000)。第二次是2007年過年,大年初三晚上喝了一杯芒椰蘆薈爽,半夜開始吐到全身無力,急性腸胃炎再次毀了我的澳門行,這次連船票都沒辦法退,損失HK$300(約NT$1300)。第三次是2007年10月,公司舉辦的澳門珠海三天兩夜旅遊,碰上強颱柯羅莎來襲,預定的班機停飛、行程改期,付出的團費無法退全額,損失NT$4200。一次比一次丟掉更多金錢,讓我不得不懷疑冥冥中自有安排,老天爺就是不想放我去澳門,所以總想辦法阻撓我。(很納悶的是:到底去了澳門會碰上什麼?為什麼三番兩次破壞我的計劃?)偏偏,我是個不信邪的人,老天爺愈是攔阻反倒愈發地激起挑戰的慾望,無論如何都得一圓澳門夢!
這一次,決定什麼票都不要事前購買,寧可早一點出門在碼頭現場購票,倘若又像前幾次一樣發生莫名其妙的狀況,至少不必負擔成本。坦白說,直到真正搭上船之前我都戰戰兢兢,深怕又遇上無法控制的天災人禍──幸好,該颳的颱風在我回香港前已經颳完了(強颱韋森特令香港天文台發出十三年來首個十號颶風信號),出發前一天我也不敢亂吃街邊小食(小食:即是小吃),老天爺總算保佑我能夠順利成行。
其實,過往雖然有幾次「去澳門的計劃」,但我都抱持著「有人會帶路」的心態,所以在這次出發前我對澳門仍然毫無概念,只知道從香港搭船就可以到以及那裡有很多賭場。(依稀留在腦海的印象是五、六歲時跟家人去過一次,當年的船不那麼穩、海象又不佳,所有人都吐得亂七八糟。)本來我想:不管怎樣,至少我還有個澳門學妹Jelly當地陪,光是這一點就比其他去自助旅行的人強了吧?我的如意算盤打得挺響──把思考要去哪裡的問題交給當地人,我只要人到那裡就好了。反正,我不需要觀光客的行程,我只想去當地人平常去的地方,應該不是件困難的事。
誰知道,在What's App訊息中,Jelly的答案令我吐血……。我問:「有沒有澳門人比較推薦的景點?」她說:「妳有想去的地方嗎?」我說:「一些私房景點,譬如觀光客不知道的地方。」她回:「其實我覺得沒什麼耶!如果叫我選,我會帶妳去逛威尼斯人(商場)吧。」我能夠理解大多數人對自己熟悉的環境有種「沒什麼特別」的想法,就像外地人問我高雄有什麼好玩的,我只答得出「西子灣、新堀江、瑞豐夜市」,外地人對這個答案恐怕也不滿意。(我去這些地方的頻率,平均一年也只有一次。)沒想到角色互換、自己聽到類似的答案時,卻是徹底傻眼。
多虧這幾年四處亂走也走出一點心得,Google一下「澳門 景點」便可找到非常多資訊。由於不清楚澳門各區的地理位置,我直接連上澳門旅遊局網站,它以地圖式列出各區的景點,即使初次前往的旅客也能一目瞭然。我個人偏好先掃瞄一遍所有景點,記下有興趣的地方,再搜尋這些景點的詳細介紹,確認它真的吸引我以後才排動線。初訪澳門,只安排了匆匆一日遊,扣掉來回的船程,能去的地方有限;不過我挺佩服自己把時間掌握得剛剛好,不僅想去的景點逛過一遍,還多走了幾個計劃外的行程。回想起豔陽高照的8月天,穿梭在萬頭攢動的澳門鬧區,汗流浹背的模樣實在有些狼狽,可計劃付諸實現的那種滿足感遠勝一切!那份愉悅,只有親自規劃旅程的人才會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