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6月,日本-大阪市道頓堀。
2008年5月,日本-金澤市兼六園。
最近,我的兩個同事不約而同地問了一樣的問題:「Minako,妳打算到日本/韓國旅行喔?」初次聽到這樣的疑問,我實在不明就理,告知同事近期沒有到東北亞的計劃,並反問她何出此言。同事疑惑地看著我,說道:「咦?妳不是要去自助旅行,那怎麼會看日語/韓語的學習書?」(兩個同事在不同的時間問我,但整體對話幾乎一模一樣。)
不可否認的是:做一件事情如果有個強烈而明確的目的性,能幫助自己更容易達成目標。但是,如果有一天這個目的消失了,這個行動還會繼續嗎?抑或就此打住?譬如有些人想開始運動是為了減肥,花了幾千元買運動器材,當短期減肥目標達成以後,便不想再運動(這還是比較正面的,更多的人選擇了接受肥胖的事實,放棄定下的減肥目標。),結果踏步機、室內腳踏車……等琳瑯滿目的器材,最終的歸宿是倉庫。(身邊看過太多例子,買運動器材的時候說得信誓旦旦:「因為器材操作簡單,邊看電視就能邊運動,絕不會用幾天就放棄。」,不出一年,該物定當被束之高閣。)
有些人愛一個人是為了對方漂亮、身材好(能達成「感官滿足」的目的)、有錢(能達成「物質滿足」的目的)……這類外在資產(當然,這確實可能是吸引我們的第一眼印象。),我總是很好奇,如果對一個人的愛只有這些,當有一天伊人不再擁有以上特質而無法再滿足自己的需求時,你還會如往昔般愛他嗎?謝霆鋒有首經典歌曲叫《因為愛所以愛》,這首歌名起得好,如果你問我「為什麼要和他在一起?」,我只能回答你「因為愛所以愛」;如果你問我「為什麼剛吃飽還要吃甜點?」,我只能回答你「因為想所以吃」。「愛」和「想」,本質上都是對特定人、事、物的渴望,也許有誘因刺激自己產生這個渴望,只是渴望的背後未必有任何目的。
所以,倘若你問的是「為什麼『想』學日語/韓語」,我可能會說受到綜藝節目、歌曲的影響,甚至是覺得多懂一種語文也不錯,刺激我起心動念做這件事(其實事情的經過峰迴路轉,日後有機會再寫。);但倘若你問的是「學日語/韓語是『為了』去旅行嗎?」,恕我難以給予肯定的回應,對我而言,旅行有很多種方式,語文能力不佳大不了跟團,何必大費周章學習語文呢?回歸最純粹的「因為想所以做」不為任何目的,行動才會融入生活中,這樣反而更能讓我持之以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