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來源:10秒鐘教室
每到歲末年終、聖誕節前夕,年輕人總會玩起交換禮物的遊戲,這種活動對於不擅長挑禮物的人著實困擾,日前網路新聞就分享過大家最不想收到的交換禮物前十名,可是除了這些還真的想不到該送什麼,因此也有人說「交換禮物就是把自己不要的東西換別人不要的東西」。其實我覺得……交換為什麼非得等特定節日?你不要的東西又為何非得一直放在家裡長灰塵?如果用不到,趁早清理不是很好?
「年度目標執行紀錄:斷捨離」一文中提過,分類後確定不要的東西我會再分兩個部分處理:一是單純的垃圾,髒的、舊的、壞的、過期的、送人也嫌失禮的,直接送進垃圾桶;二是保存狀態良好的堪用品,收集成箱待整理結束再透過管道贈送出去。不過,有些物品幾乎未曾使用、外表仍然嶄新亮麗,我便選擇拿這些用不到的東西與人交換一些價位不高但我用得到的生活物品。(等同於另一種形式的贈送)
交換的真諦,是資源互惠與互享。
譬如:租屋時購入的電陶爐和WiFi分享器,價位動輒上千元,在搬進新家以後已無用武之地,我就以三包高筋麵粉換給需要的人,這些麵粉足夠我做好多條土司。而中秋節前夕正好想吃月餅,就用抽獎得到的神奇寶貝球行動電源和電池造型洗漱盒徵求交換,沒想到意外獲得超好吃的蛋黃酥!前室友知道我有處置廢棄物的能力,也將她搬家出清的物品提供給我,又換得了民生必需品──黑糖、醬油、白米。雖然這些東西價格低廉,但是能夠跟其他人互惠、互享各自需要的物資,是一件很棒的事,當我發現自己眼中的「垃圾」竟是對方心中的寶物,我便更加堅信這種以物易物比起純粹的交換禮物有意義得多。
話說回來,雖然本身對交換禮物興趣缺缺,今年也跟風參加了一場朋友圈的交換禮物,我將手邊的快煮鍋送出,換到了一個雙子星KikiLala的抱枕,收到當下又令我陷入苦惱……這玩意兒好不實用啊!怎麼辦?幸好,同事也為了他的交換禮物該準備什麼困擾,我便提議提供抱枕予他當禮物,但是必須用他的公司年終禮品來換(今年的禮品是台塑生醫的洗髮精和沐浴乳);於是,輾轉之下將閒置的快煮鍋轉成實用的物品,收到快煮鍋的朋友滿意、同時解決同事購買禮物的煩惱、我也省下一筆未來的日常開銷,可謂是完美的三贏局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